有长城志愿者发现一队“驴友”在密云古北口蟠龙山长城一巨大敌楼内烧火做饭,北青报记者从现场图片中看到,明火将城墙墙体熏乌黑。有网友认为,近期天干物燥,这种行为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,也是一种亵渎文明的行为。
驴友长城生火做饭
12日,蟠龙山长城景区负责人李经理告诉北青报记者,接到消息后景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制止并灭了火,对当事人进行了说服教育。李经理表示景区并不知道这些“驴友”的身份,“我们要求他们跟我们下山,但是对方不配合也不肯出示证件,最后直接下山了我们也没法拦”,李经理告诉记者,目前此事仍在调查。
驴友长城生火做饭
这种事件的发生,又是景区不文明行为中的“冰山一角”,为何景区不文明行为屡禁不绝呢?常见的景区不文明行为你是否也曾这样做过呢?
旅游景点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
1.随处抛丢垃圾、废弃物,随地吐痰、擤鼻涕、吐口香糖,污染公共环境;
2.在非吸烟区吸烟,打喷嚏不掩口鼻,危害他人健康;
3.坐公交车、乘电梯、购物、买票、参观、就餐时争抢拥挤、插队加塞,不谦让老幼病残孕;
4.在景观文物、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,踩踏禁行绿地,攀爬摘折花木;
5.不听劝阻喂食、投打动物,危害动物安全;6强拉外宾合影,违反规定拍照、录像;
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治理对策
1.加强宣传教育可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大众传媒揭露不良陋习,弘扬文明行为。
2.加强监督管理建立“不文明行为曝光台”,对一些影响大的具有典型代表的不文明行为,可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络等媒体进行曝光。
3.把文明旅游的相关内容深入到中小学课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,把文明旅游有关内容加入到中小学生课堂教育及课外教育教材之中。
4.景区设置警示牌或宣传画旅游景区可设置引人注目的标语牌、宣传画和公益广告,使旅游文明行为潜移默化、深入人心。
5.建立奖惩制度对旅游行为中做得好的典型要进行宣传和表彰,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。
文明的养成,是一个从小到大、从无到有的过程。景区文明的实现,未尝不是如此,需要每个人努力促成,个体的行为关乎未来。
法律小常识
根据我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六十三条规定,刻划、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、名胜古迹,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的,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、挖掘等活动,危及文物安全的,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,情节较重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