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浮云山有座三清观,曾经香火鼎盛,访客如流,后来观中新来了一道士,道号玄阳子,名虽正气,实则一道貌岸然的小人,心性贪鄙,常骗人香火钱,且又善阿谀奉承,骗得观主器重。
观主临终之时,便留下遗言,让玄阳子代替自己管理道观,观中其他道人不服,不愿与其同流合污,纷纷离观,最后仅余玄阳子孤身一人,后来玄阳子便又收了一名叫陆青的徒弟,两人一丘之貉,臭味相投,常行坑骗之事,败尽了道观名声,山下香客再无人来,两人便只得下山打着替人降妖除魔,消灾解难的名头,诓骗一些无知乡民的钱财。
这一日,玄阳子让陆青守道观,自己又去给人“降妖除魔”,假模假样拿着桃木剑耍了一番后,要了人家几两银子,收工返回,因路途较远,返回之时已经天黑了,摸黑前行,看不清路,途径荒郊之时,玄阳子忽然一脚踏空,跌入到一口枯井之中,摔得七荤八素,挣扎了好久方才爬起来。
玄阳子抬头望了望,这井甚深,凭自己一人断难出去,只得等天亮之后,向路过之人求救了。
玄阳子坐在井底,正哀叹自己今日出门没看黄历,倒了大霉之时,忽隐隐约约看到井壁上有一洞口,近前一看,勉强可以容人进去,顿时心生好奇,顺着那洞口钻入洞中。
洞中黑暗,漆黑一片,玄阳子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火折子,照着向前走去,不曾想那洞蜿蜒曲折,竟然很深,走了约小半个时辰尚未到头,这时忽听前面有哼唧之声,似是幼小兽类发出的声响,玄阳子小心翼翼的靠近,又走了十多步,见前面铺有许多干草,草上有三只小兽,像是小狗一般,但又与狗有些不同,双目发白,似乎看不到东西,且要比小狗还要小不少,如幼獾一般大小。
玄阳子望着那三只小兽,沉思了片刻,忽然大喜,心道今日该我时来运转,要发大财了,原来玄阳子在古籍上看到过关于这小兽的记载,这小兽是地狗,天生妖兽,虽为妖,却性情温顺,并不伤人,穴居于地下,视力极差,昼伏夜出,很是罕见,若是将其食之,逢月圆之夜便会化为地狗,可窥见地下所埋金银珍宝。

玄阳子又观望了一会,见并无成年地狗的身影,料想应该外出觅食去了,上前将三只小地狗抓起,向前走去,既有地狗生存于此,那前面必定有出口,又走了百余步,果见前面出现亮光,终于走了出去,回到地面。
返回观中,忙让陆青拿柴生火,将三只小地狗杀死,清洗干净后,放入锅中。
陆青不知这小兽是什么,便问玄阳子,玄阳子并未如实相告,只是敷衍说这小兽是在郊外见到的,便捉了回来,给自己补补身子。
玄阳子虽与陆青是师徒,然关系却并不是很好,玄阳子常指使陆青做些脏累的活,陆青心中不服,常常忤逆,所以玄阳子并不喜欢他,便没有如实相告,待快要煮好之时,便让陆青睡觉去了,煮好后,自己全部吃了,一口汤都没有留给陆青。
话说玄阳子吃了地狗的肉后,好不容易盼到了十五月圆之夜,来到荒郊之中,皎洁的月光照在身上,感觉有些目眩神迷,心神摇荡,待清醒之后,发现周边的花草树木高大了不少,看了看自己,果真变成地狗了。
玄阳子游荡于荒郊乱坟之地,视力虽变得极差,然地下的金银珍宝却洞如观火,看的十分清晰,玄阳子记下了埋有金银财宝之地,第二日恢复人身之后,再与陆青前来挖掘,如此这般,短时间内获得金银财宝无数,陆青对师傅竟能看到地下金银珍宝之能很是惊讶。

这一日,又逢月圆之夜,玄阳子外出勘察地下所埋珍宝,返回道观之时,恰好碰到了外出小解的陆青,陆青不知这是玄阳子所化,只知这小兽玄阳子曾吃过,误认为是大补之物,心道最近大鱼大肉吃腻了,今日也尝尝这野味。
伸手将其抓住,便欲杀之,玄阳子被陆青抓在手中,很是惶恐,张嘴却说不出话来,有口难言人语,挣扎不已,却逃脱不掉,心中早已将陆青咒骂了百遍。
陆青抓着玄阳子所化的小兽,来到灶房中,取出刀来,一刀破喉,玄阳子哀嚎挣扎了几下,便不再动弹了,而后将其清理干净,到外面取柴,回来之后一看,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,哪还是小兽,只见玄阳子横躺在地上,已被剖开了肚子,喉咙也被划开,血流满地,原来玄阳子一死,便恢复了人身。
陆青惊骇不已,不知怎么回事,跌跌撞撞逃下山去。
几日后,有外地香客来道观上香,闻到一阵腐臭味道,方才发现了已死去多日的玄阳子,报官后,官府认定与其徒弟陆青脱不了干系,便张贴告示,命捕快捉拿,终在一客栈中将其捉住。
审问之时,陆青不敢隐瞒,将当日发生之事据实讲述,然哪里有人肯信,认定其为摆脱罪名胡乱编造,以杀人之罪将其关押狱中,秋后问斩……